新三板集合竞价首日:84只股票有成交;首批新三板业绩预喜公告出炉-太湖金谷

新三板集合竞价首日:84只股票有成交;首批新三板业绩预喜公告出炉

太湖金谷 - 2018-03-14

新三板集合竞价首日:84只股票有成交 华清飞扬成交量居首位

今天是新三板采取集合竞价交易方式的首日,截止到上午收盘,集合竞价交易共有84只股票有交易。

根据相关规定,之前新三板采取协议转让股票共计10294只,从今日起采用集合竞价交易转让方式。截止到1月15日上午收盘,采取竞价交易的股票中,共有84只股票有交易。

成交金额前三为华清飞扬、天源环保、中溶科技,成交金额分别为408万、210万和30万。

 

首批新三板业绩预喜公告出炉

新三板企业披露业绩的热情相比于去年直线“降温”,至今仅30余家企业“露脸”,不及去年同期的六成。与此同时,市场却对这为数不多的业绩预喜企业表达了欢迎和支持,部分企业在披露2017年业绩预报次日,涨幅超过10%,这也为萧瑟的新三板二级市场带来些许温暖。

2017年12月22日,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的次日,创新层做市企业东方碳素拉出一条长阳线。这是公司近半年来成交最活跃的一天,全天收涨10.69%,成交302万元。目前,公司股价重回3元/股的高点。

东方碳素是以特种石墨制品、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销售、石墨烯的应用研发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.69亿元至1.73亿元,同比增长15.5%至18.2%;实现净利润3260万元至3300万元,同比增长58.71%至60.66%。在业绩预增的原因分析中,东方碳素指出:“本年度特种石墨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量价齐升,从而使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务实现高速增长。”

截至2018年1月12日,31家新三板企业发布了业绩预告,相比去年同期减少四成。与之相呼应的是,今年新三板企业预约年报时间亦有后延倾向,83%的企业预约至4月份披露年报。对此,有分析师认为,2017年新三板交投清淡的行情下,中小微企业的业绩披露热情大打折扣,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。

不过,从另一方面来看,资本市场依然在真诚欢迎“绩优股”。目前已经业绩预报的31家新三板企业中,15家企业在业绩预告披露次日,二级市场有成交记录,其中13家股票上涨,仅两家企业出现股价下跌,15家企业平均涨幅达9.22%,最高涨幅达37.9%。

冷淡的行情中,依然有新三板企业认真而努力地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自身。创新层做市企业无人机即是如此。2017年12月21日,公司发布业绩预告;22日,公司发布定增计划,拟以7.85元/股向非特定对象募资1亿元。不过,目前公司二级市场股价依然低于其拟定的定增价格。

据股转系统最新发布的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》要求,创新层企业在年度报告披露前,预计上一会计年度净利润发生重大变化的,或者在下半年度,预计当期年度净利润将发生重大变化的,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。

目前,仅有7家创新层企业主动发布了业绩预告。

 

“三类股东”审核办法明确新三板投资机构趋向规范

困扰新三板许久的“三类股东”问题,终于迎来了证监会官方审核口径。“三类股东”问题在首发上市的审核中将被重点关注,强调发行人股权清晰稳定,严控高杠杆及多层嵌套,执行穿透核查,预防利益输送。
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明确“三类股东”审核要点,对新三板拟IPO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,为拥有合法股东的企业IPO扫清了障碍。不过也有券商人士表示担心,“三类股东”核查中难度最大的穿透披露条件并未有所放松,核查成本大,建议股东中含“三类”多的发行人还不如直接进行清理。

四方面从严把关

1月12日,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,经过反复研究论证,证监会近期明确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申请IPO时存在“三类股东”的监管政策,审核要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。

一是“三类股东”不能为拟IPO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;二是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部门有效监管;三是从严监管高杠杆结构化产品和层层嵌套的投资主体,要求存在这种情况的发行人提出符合监管要求的整改计划,并对“三类股东”做穿透式披露,同时要求中介机构核查发行人及其利益相关人是否直接或间接在“三类股东”中持有权益;四是要求“三类股东”对其存续期作出合理安排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流传甚广的关于“三类股东持股比例不得高于5%”的窗口指导说法,并没有出现在四大审核要点之列。

中科招商副总裁朱为绎告诉证券时报·新三板论坛记者,相比此前官方没有明确说法,有些企业会将“三类股东”全部清理,现在总体上清理成本没那么高,“这次没有说持股不能超过5%,那就是说如果超过10%也没问题。”

朱为绎表示,以前都是窗口指导,现在证监会官方明确了政策,拟IPO的公司心里就有个预期,还没排队的拟IPO公司可以根据这个官方标准来准备,符合要求就去排队,不符合就继续清理,已经在排队的,就对“三类股东”进行穿透,穿透不了的也就只能清理了。

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则认为,实际操作中不排除综合比较考虑其他相关条件,如“三类股东”占比等。他告诉记者,高杆杠和层层嵌套本来就是IPO审查的重中之重,杠杆太高、嵌套太多风险就大,证监会对这方面的审核一直很审慎。但是杠杆比例多少才算高?他表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。

上海一位资深投行人士也表示,虽然四个核查要点已经比较清晰了,但是后面可能还会出台更全面的审核细则,也有可能是通过窗口指导的形式进行指导,比如杠杆比例、嵌套类型、穿透细节、已经进行穿透了但排队期间有投资者想要进出,需不需要中止审查更新材料或直接撤材料等等。

核查难度大

上述投行人士表示,“三类股东”的监管政策虽明确了,但也不能盲目乐观,对企业来说,很多产品的核查难度太大,还不如直接清理掉。

他分析道,核查要点中,最难的就是穿透,“要对‘三类股东’进行穿透是很难的事情,尤其是有些产品,是通过银行端进行销售的,一个产品卖给几千人,很难把投资者找全,核查成本太大。”

一位不愿具名的新三板公司董秘告诉记者,公司正在IPO排队并含有多家“三类股东”,实际操作中穿透核查难度确实比较大,原始投资者很难全部找齐,已经找到的,也遇到过不配合提交材料的情况,沟通成本也不小。公司此前想直接进行清理,但价格方面和股东一直谈不拢,所以一直搁置着,现在看来还是不得不清理掉。

安信证券新三板负责人诸海滨也表示,审核要点中核心难点在于“存续期”和“穿透披露”的执行细则。特别是存续期限,需考虑上市后解禁和前期的整改时间,假设按照过会后到发行之间的期限再加上首发之后限售股12个月的限售期,可能“三类股东”最终实现退出还需一年半左右,这对当前多数期限较短的产品来说都存在挑战。

据其统计,目前新三板市场中有超过500家企业存在“三类股东”,其中82家处于上市辅导期,另有17家公司已经申报IPO处于排队阶段,合计近100家公司需要解决“三类股东”问题。存量方面,企业或将以时间换空间进行个人穿透;增量方面,政策导向会为后续新三板企业融资和投资人发行产品提供新思路。

尽管核查难度大,不少业内人士对“三类”资金投资新三板持乐观态度。

先驱资本董事长彭和平告诉记者,去年就算“三类股东”给钱,拟IPO公司也不敢让他们进来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三板市场的总体融资,“现在监管层明确了,那么专业的投行都可以把握好,什么样的‘三类股东’能进,什么样的不能进,这样对新三板整体吸纳资金是有帮助的。所以这个消息,对于新三板市场的2018年融资,是一个利好消息。”

也有新三板投资者同意这个观点,监管政策明确之后,可能会有不少不合规的产品被清理掉。过去两年,有不少新三板理财产品一直空仓着,今年可能会看到不少新成立的新三板产品,这些产品主要根据监管要求来设立,并且会进行实际的Pre-IPO投资行为。


分享到

评论文档  0次评论
您可以输入140个字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换一张
showMod:0
请输入高级设置的内容
回到顶部
机构Code:jingu